劉仲敬

劉仲敬’s Followers (89)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member photo

劉仲敬


Born
China
Twitter

Genre


四川資中人,生於一九七四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二〇一二年在四川大學獲得世界史碩士學位,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候選人。作者目前旅居美國。著有《遠東的線索》、《中國窪地》、《民國紀事本末》、《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國共卷》等書。譯有大衛.休謨的《英國史》、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所著的《麥考萊英國史》等書。

Average rating: 4.4 · 563 ratings · 82 reviews · 202 distinct worksSimilar authors
中國窪地:一部內亞主導東亞的簡史

4.38 avg rating — 53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窪地與韭菜:阿姨論中國(人)的心理、現實與結局

4.27 avg rating — 49 rating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那些勵志書不會告訴你的人生真相

4.16 avg rating — 50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遠東的線索:西方秩序的輸入與中國的演變

4.49 avg rating — 35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文明更迭的源代碼:「阿姨學」輕鬆入門,世界文明演化史一...

by
4.41 avg rating — 32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近代史的墮落.國共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4.71 avg rating — 21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歐洲的感性邊疆: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如何抵制法蘭西理性主義

4.60 avg rating — 20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4.32 avg rating — 19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近代史的墮落: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民國文人卷

4.39 avg rating — 18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叛逆的巴爾幹:從希臘主義的解體到斯拉夫主義的崩潰 (劉...

4.65 avg rating — 17 ratings2 editions
Rate this book
Clear rating
More books by 劉仲敬…
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 非中國視角的華北【晉、燕、齊篇】 非中國視角的上海【上海自由市篇】 非中國視角的東北【滿洲國篇】
(5 books)
by
4.25 avg rating — 68 ratings

叛逆的巴爾幹:從希臘主義的解體到斯拉夫主義的崩潰 歐洲的感性邊疆: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如何抵制法蘭西理性主義 中東的裂痕: 泛阿拉伯主義的流產和大英帝國的遺產(劉仲...
(3 books)
by
4.60 avg rating — 50 ratings

Quotes by 劉仲敬  (?)
Quotes are added by the Goodreads community and are not verified by Goodreads. (Learn more)

“一個人能夠讓別人思想控制的話,也就有一半該死了──特別是成年人。按說的話,一個人有資格算人,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他能夠為自己的事情做主而且負責,其中就包括對別人說「不」的能力。”
劉仲敬, 窪地與韭菜:阿姨論中國(人)的心理、現實與結局

“那麼可持續的社會資本是從哪兒來呢?實際上歸根結底就是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會,第二部分是非教會的NGO。在這兩部分當中,你必須得比較一下它們的活力和耐力。這一點不是我根據理論上判斷的,而是根據世界各國,包括東亞和中國,實際上各種非政府的民間和社會組織的活力和耐壓性來看:如果是在繁榮昌盛、一個高度民主和法治的社會裡面的話,它們的活力和耐壓性不是很容易區別的;但是如果處在一個高壓或者是其他因素造成的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差別馬上就顯示出來了,教會顯得非常強大而耐壓,而沒有宗教背景、純屬世俗的任何團體,尤其是知識份子團體,即使它們在繁榮的時候顯得非常強大,在困厄的時候卻總是不堪一擊,像泡沫一樣迅速的碎裂了。 我對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傳播歷史下過一番工夫,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十九世紀進步知識份子曾經認為教會是過時的東西,資本主義是比較好的,世俗人文主義搞的新教育是比較好的,但是真的到共產主義來的時候,那些被認為是先進的、有錢的人、有知識的人、有學問的人、掌握有一切為世人所羨豔的東西的人,在布爾什維克面前就像雞蛋一樣脆弱,沒有幾年就化為烏有了;但是原本被很多有錢人和有知識的人瞧不起、認為是很土鼈、很愚昧的教會,卻是始終打不倒壓不垮。最後在蘇聯解體的過程中間,最強大最有效的力量仍然是像波蘭天主教會這樣的力量。”
劉仲敬, 窪地與韭菜:阿姨論中國(人)的心理、現實與結局

“突破天花板的是我剛才說的那種年輕人,是以一種高度浪費性的方式使用他們的力量的,他們打開了朝向無窮可能性的通道,然後隨便地闖了過去。就像第一批到美國西部的那些人,看到四面八方全是野牛,劈哩啪啦隨便開槍就打死一大堆,下車只割一塊嫩肉,其他部分任其腐爛。後來才產生出科學養牛、精確利用每一塊肉的辦法,但是這已經不是開拓期、最富創造性的那個階段了。”
劉仲敬



Is this you? Let us know. If not, help out and invite 劉仲敬 to Goodreads.